「二十分钟,」林逸凡思考着,「足够一个熟练的人完成调包。展馆在闭馆後有保全人员巡逻吗?」
「有的,每小时一次,」林雅芳说,「但根据记录,那天凌晨三点的巡逻恰好被延迟了,因为保全人员在处理一个後门的警报误触。」
「警报误触?」林逸凡立即警觉,「这可能是故意的,为了分散保全人员的注意力。」
「确实有这种可能,」林雅芳承认,「警方也是这麽怀疑的。」
林逸凡继续询问了展馆的安保系统、进出管理和工作人员情况,然後要求查看展馆的平面图和监控录像。
在展馆的监控室,林逸凡和贾明德一起检视了案发前後的录像。正如林雅芳所说,录像在凌晨三点到四点之间中断了约二十分钟。在中断前的最後画面中,展厅一切正常;而在恢复後的第一个画面中,画作看起来也没有任何异常。
「犯罪者一定是在这二十分钟内完成了调包,」林逸凡说,「而且他对展馆的监控系统和保全巡逻非常了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贾明德指着萤幕说,「在录像中断前的半小时,有一个清洁工在展厅工作。他的行为看起来很正常,但他在沉默的泪前停留的时间b其他画作长。」
「能看清他的脸吗?」林逸凡问道。
「不太清楚,他戴着口罩和帽子,」贾明德说,「但根据T型和动作,应该是一个中年男X。」
「我们需要确认这个清洁工的身份,」林逸凡决定,「他可能是犯罪者,或者至少与犯罪有关。」
离开展馆後,林逸凡与团队其他成员会合,分享了各自的发现。
「我调查了展馆的工作人员和近期访客,」李刚报告,「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展馆最近新聘了一名临时清洁工,名叫张明,据说是通过人力仲介公司介绍的。但当我联系那家仲介公司时,他们表示没有这个人的记录。」
「这很可疑,」林逸凡点头,「他可能使用了假身份。贾明德在监控录像中发现了一个可疑的清洁工,很可能就是这个张明。」
「我在艺术界打听了一些关於陈静怡的信息,」陈美玲接着说,「她确实在艺术界有不少敌人。她以严苛着称,经常公开批评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她自己的学生。有几个曾经被她否定的学生後来离开了艺术界,或者转向了商业艺术。」
「有没有特别值得关注的人?」林逸凡问道。
「有一个名叫林子明的学生,」陈美玲回答,「他曾是陈静怡的得意门生,技法被认为最接近老师。但在一次公开展览中,陈静怡突然改变态度,严厉批评了他的作品,称其缺乏灵魂和创新。这次打击对林子明影响很大,他从此淡出了主流艺术圈。」
「林子明现在在哪里?」林逸凡追问。
「据说他在台南开了一个小画室,教授绘画,」陈美玲说,「但很少公开露面或参加展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h小玉,你有什麽发现?」林逸凡转向最後一位团队成员。
「我以艺术学生的身份接触了陈静怡现在的几个学生,」h小玉报告,「他们提到陈静怡最近似乎有些心神不宁,特别是在心灵之声特展开幕後。有人说她收到了一些奇怪的信件或讯息,但具T内容不清楚。」
「这些都是重要的线索,」林逸凡总结道,「我们需要进一步调查林子明和那个假清洁工张明之间是否有关联,同时也要了解陈静怡最近收到的奇怪讯息。」
「还有一点,」贾明德补充,「我仔细分析了赝品的照片,发现画中nV子眼角的泪痕位置和形状似乎不是随意改变的,而是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图案。如果将这个图案视为某种符号或密码,可能隐藏着特定的讯息。」
「这是一个有趣的角度,」林逸凡赞赏道,「继续分析这个图案,看看能否破解其中的含义。同时,李刚,你去台南调查林子明的情况;h小玉,你试着接近陈静怡,了解她最近收到的奇怪讯息;陈美玲,你继续在艺术界收集信息,特别是关於林子明和陈静怡过去的冲突。」
团队成员各自行动起来。林逸凡则前往警局,与负责此案的张警官会面,分享调查进展并了解警方的发现。
「林先生,很高兴见到你,」张警官热情地招呼道,「王博文先生已经告诉我们,他聘请了你们协助调查。」
「是的,张警官,」林逸凡点头,「我们希望能在不惊动媒T的情况下,找出画作被调包的真相和原作的下落。」
「理解,」张警官说,「事实上,我们也在尽量低调处理这个案件,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或模仿犯罪。」
「你们有什麽发现吗?」林逸凡问道。
「我们确认监控系统的中断是人为g扰造成的,」张警官回答,「有人通过展馆的内部网络入侵了监控系统,植入了一段程式,使其在特定时间自动中断。这需要相当的技术知识和对展馆系统的了解。」
「关於那个可疑的清洁工张明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我们正在调查,」张警官说,「但他使用的证件是伪造的,地址和联系方式都是假的。我们正在通过面部识别技术b对可能的嫌疑人。」
「有考虑过林子明吗?」林逸凡问道,「他是陈静怡的前学生,因为一次公开批评与她产生了严重冲突。」
「我们确实将他列为可能的嫌疑人之一,」张警官点头,「但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将他与案件联系起来。而且,根据初步调查,林子明在案发当天正在台南参加一个艺术研讨会,有多人可以证明他的存在。」
「这可能是一个JiNg心准备的不在场证明,」林逸凡思考着,「如果他提前完成了赝品,可以找人在特定时间完成调包,而自己则在台南制造不在场证明。」
「这是一种可能X,」张警官同意,「我们会进一步调查。」
离开警局後,林逸凡接到了贾明德的电话。
「老大,我有重要发现,」贾明德的声音透露着兴奋,「我分析了赝品中的泪痕图案,发现它确实是一种密码。如果将泪痕的位置和形状转换为座标,然後在台北地图上标记出来,会指向台北郊区的一个特定位置——一个废弃的艺术工作室。」
「太好了,」林逸凡赞赏道,「这可能就是原作的藏匿地点。不过,我们不能贸然行动,需要更多信息来确认。继续分析,看看能否从图案中提取更多信息。」
同一时间,李刚在台南找到了林子明的画室。这是一个位於老城区的小型工作室,门口挂着「静心画室」的招牌。李刚以艺术Ai好者的身份进入,发现里面有几名学生正在练习素描,而一位中年男子——应该就是林子明——正在指导他们。
林子明看起来约四十多岁,身材瘦削,眼神锐利但带着一丝疲惫。他的教学方式严谨但不失耐心,与陈美玲描述的「被陈静怡否定後X情大变」的形象有些不符。
李刚假装对课程感兴趣,与林子明攀谈起来。在谈话中,他巧妙地提到了正在台北展出的「心灵之声」特展和陈静怡的画作。
「陈静怡的沉默的呼喊系列确实是当代艺术的经典之作,」林子明平静地评价道,「她对人物情感的捕捉和表达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听说您曾是陈静怡的学生?」李刚试探X地问道。
林子明的表情略微变化,但很快恢复平静:「是的,很多年前了。她是一位严厉但才华横溢的老师。」
「但後来你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
「艺术界的事情总是复杂的,」林子明微笑着避开了直接回答,「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
李刚注意到,谈话间,林子明的右手一直在微微颤抖,似乎在压抑某种情绪。而且,工作室的一角有一个上锁的房间,门缝中透出一丝颜料的气味。
离开画室後,李刚立即向林逸凡报告了自己的观察和怀疑。
「林子明表面平静,但明显在压抑情绪,」李刚说,「而且,他的画室有一个上锁的房间,可能是他的私人创作空间,也可能是藏匿原作的地方。」
「继续监视他,」林逸凡指示道,「但不要打草惊蛇。我们需要更多证据才能确认他就是犯罪者。」
与此同时,h小玉成功接近了陈静怡,以一名崇拜她的艺术学生身份请教绘画技巧。陈静怡虽然态度严肃,但对真心学艺的年轻人还是愿意给予指导。
在交谈中,h小玉巧妙地提到了「沉默的泪」被调包的事件,观察陈静怡的反应。
「那不仅仅是一起艺术品盗窃,」陈静怡的声音中带着愤怒,「那是对我艺术的亵渎,对我创作JiNg神的侮辱。」
「听说赝品的画工非常JiNg湛,」h小玉说,「有人猜测可能是您的学生所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陈静怡的表情变得复杂:「我教过很多学生,有些确实掌握了我的技法。但真正理解我艺术灵魂的人很少。」
「您最近有收到什麽奇怪的信件或讯息吗?」h小玉试探X地问道。
陈静怡惊讶地看了她一眼:「你怎麽知道?」然後她警觉地补充,「你到底是谁?」
h小玉意识到自己问得太直接了,急忙解释:「我只是听其他学生提起,说您最近似乎有些心神不宁。作为您的崇拜者,我很关心您的状态。」
陈静怡稍微放松了警惕,但仍然保持警觉:「是的,我确实收到了一些......奇怪的讯息。一些似是而非的艺术评论和隐晦的挑战。但这与你无关。」
h小玉知道不能再追问下去,转而请教绘画技巧,然後找机会结束了谈话。离开後,她立即向林逸凡报告了这一发现。
「陈静怡确实收到了奇怪的讯息,」h小玉说,「而且她对此非常敏感,可能这些讯息与画作被调包有关。」
「我们需要知道这些讯息的具T内容,」林逸凡思考着,「它们可能包含了犯罪者的动机和身份线索。」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关於艺术、背叛和复仇的故事逐渐浮出水面。林逸凡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台北市景,思考着案件的脉络。
「沉默的画,」他轻声说道,「你不仅仅是一件被盗的艺术品,你是一个讯息,一个宣言,一个复仇的工具。」
窗外,夕yAn西下,台北的灯光渐次亮起。在这座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城市中,一场关於艺术、真相和正义的较量正在上演,而林逸凡已经开始揭开这个复杂谜题的面纱。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书海阅读https://www.shuhaiyd.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