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身分迷g0ng
「我们可能一直都Ga0错了,」林逸凡站在天机徵信社的办公室中央,面对着墙上的大型白板说道。白板上贴满了照片、文件和各种线索,中间用红线连接着不同的事件和人物。
清晨的yAn光透过百叶窗洒进室内,照亮了团队成员疲惫但专注的脸庞。经过一整晚的调查和分析,他们终於开始理解这个案件的真正复杂X。
「你是说,我们不确定谁是真正的王志远?」李刚皱着眉头问道,「但这怎麽可能?我们见过的那个人,他的指纹、视网膜扫描、甚至DNA都能证明他的身分吧?」
「理论上是这样,」贾明德接话,「但镜像项目的技术资料显示,他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身分模拟系统。这不仅仅是表面的模仿,而是深入到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记忆细节的全方位复制。」
「我从未来视界公司内部获取的资料支持这一点,」h小玉补充道,她的卧底行动已经持续了四天,「镜像项目的核心是一种称为神经映S的技术,能够扫描并记录一个人的大脑活动模式,然後将这些模式转化为可以被AI系统学习和模拟的数据。」
「而我查到王志远确实在三个月前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贾明德说,「包括详细的脑部扫描。这次检查是在未来视界自己的医疗研究中心进行的,由林志豪亲自监督。」
林逸凡点点头,走到白板前,在王志远的照片旁边画了一个问号:「这就是关键。如果镜像技术真的如此先进,那麽理论上可以创造出一个拥有王志远记忆和行为模式的数位分身。这个分身不仅知道王志远知道的一切,还能像他一样思考和行动。」
「但这不能解释昨晚我们看到的情况,」李刚反驳道,「晚宴上的那个王志远是个实T人物,不是什麽数位分身。」
「除非......」陈美玲突然开口,她一直在安静地分析各种数据,「除非他们已经将这项技术更进一步,创造出了实T复制人。」
办公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在消化这个看似荒谬但又无法完全排除的可能X。
「这听起来像是科幻,」李刚最终说道,「但考虑到我们已经看到的证据,我不能说这是不可能的。」
「无论如何,我们需要确定一件事,」林逸凡重新掌握了讨论的方向,「谁是我们的真正客户?是最初来找我们的那个王志远,还是晚宴上与王美玲在一起的那个?」
「我查了银行记录,」陈美玲说,「支付给我们的款项确实来自王志远的个人帐户,交易时间是我们第一次会面的当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至少证明最初委托我们的人确实控制着王志远的财务,」林逸凡思考着,「但这仍然不能确定他的真实身分。」
「我有一个想法,」贾明德突然说,「如果镜像技术真的如此先进,那麽它一定有某种限制或缺陷。没有任何技术是完美的,特别是这种前沿科技。我们需要找出这种技术的弱点。」
「你说得对,」林逸凡赞同,「而且我们需要更多关於未来视界和林志豪的信息。h小玉,你能深入调查林志豪的办公室和私人档案吗?」
「这会增加风险,」h小玉谨慎地回答,「但我可以试试。不过我需要更高级的设备和後援。」
「我会安排,」林逸凡点头,「这属於高风险行动,我们需要向客户收取额外的风险附加费,20万新台币。」
「我已经准备好了修改後的合约,」陈美玲拿出一份文件,「包括深度调查费、额外的卧底行动费和风险附加费,总计60万新台币。」
「很好,」林逸凡说,「现在,我们需要一个计划来确定真相。首先,我们需要同时监视两个王志远,记录他们的一举一动;其次,我们需要深入调查镜像项目的技术细节;最後,我们需要找出林志豪在这个案件中的真正角sE。」
「还有一件事,」李刚补充,「明天就是未来视界的技术发布会,两个王志远很可能会在那里碰面。那将是一个关键时刻。」
「没错,」林逸凡同意,「我们需要做好准备。李刚,你负责现场安保和监视;贾明德,准备好所有可能需要的技术设备;陈美玲,整理所有已知信息,建立可能的情境模型;h小玉,今晚就行动,看能否从林志豪的办公室获取更多信息。」
「那你呢?」李刚问道。
「我会再次会见我们的客户,」林逸凡回答,「无论他是谁,我需要从他那里获取更多信息,同时观察他的反应和行为模式。也许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我能发现一些数位技术无法完美模拟的细微差别。」
......
下午,林逸凡再次来到了王志远的办公室。这一次,他带着全新的视角和更多的警惕。
「林先生,谢谢你能来,」王志远站起身迎接他,「昨晚的事情让我非常不安。那个复制人竟然能够如此自然地与我妻子互动,这已经超出了我的想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林逸凡仔细观察着王志远的一举一动,寻找任何可能的异常迹象:「王先生,我理解您的担忧。但在我们继续讨论之前,我需要确认一些基本信息。」
「当然,请问。」
「您和您妻子王美玲是什麽时候结婚的?」
「十年前的5月18日,在台北圆山大饭店。」王志远毫不犹豫地回答。
「您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什麽?」
「大学时期的一个校园社交网络平台,名叫校园星球。不过它最终失败了,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王志远微笑着回忆。
林逸凡继续提问,从童年经历到职业生涯,从个人Ai好到家庭关系,王志远都能流畅而详细地回答,没有任何明显的迟疑或矛盾。
「王先生,关於镜像项目,」林逸凡转向核心话题,「您能告诉我更多关於它的信息吗?特别是它的技术原理和应用方向。」
王志远的表情变得严肃:「镜像是我们公司最重要的项目,它结合了先进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神经科学技术,目标是创造出能够真正理解和回应人类情感的AI系统。」
「这听起来非常先进,」林逸凡评论道,「但具T来说,它是如何工作的呢?」
「简单来说,它通过分析人类的脑电波和生理反应,建立情感和思维的数学模型,然後用这些模型来指导AI系统的反应和决策。」王志远解释,「这使得AI能够以更加人X化的方式与人类互动,理解隐含的情感和意图,而不仅仅是表面的语言。」
「这种技术有没有可能被用来复制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或记忆?」林逸凡直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