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都市言情 > 醉玉翻香 > 海青拿天鹅(47)

海青拿天鹅(47)(2 / 2)

严楷却不满足,转而缠着李霁给他讲那些太阳的故事。李霁倒也不推却,从太阳如何诞生,到它每日如何乘着车到了天上,再到夸父追日,滔滔不绝讲了起来。

直到众人一路下山,走回宅中用膳,严楷仍在李霁身边听得津津有味。

阿霁一看就知道小小年纪博览群书,否则不会知道这么许多典故。容昉夸道。

吕缙摆摆手,道:小儿就爱好打听这些神怪之事,伯光兄不可胡乱夸赞,让他以为不读正经书也能讨着好。

当夜,三人按照大人们的安排,宿在小楼之中。

漪如住楼上,李霁和严楷住楼下。

躺在床上,漪如仍能听到窃窃的说话声从楼下传来。那是严楷还在缠着李霁给他讲故事。

漪如仔细听了听,不知李霁讲的是什么,不过那声音不高不低,颇是清澈。

在外面走了一日,竟还有气力应付严楷这样的小童。漪如心里不由有几分佩服。不过她也知道,严楷就是个一股脑的性子,白天玩得越狠,晚上睡得越快,精力远远赶不上野心。

果然,没多久,楼下安静了。

窗外,月光从窗子的缝隙里投进来,伴着远处海浪翻涌的声音,一阵一阵,别有意趣。

也许,过两日,父亲就会到这岛上来,将自己和阿楷都带回去。漪如心里想着,也闭上眼睛,被翻涌而起的睡意吞没。

这日之后,严楷不再缠着汪全,而是对李霁生出了崇拜。

无论想到什么问题,他都会首先去问李霁,开口闭口都是阿霁说,让漪如每每忍不住想翻白眼。

容昉对拜神求佛没有什么执念,来到梅岑山上,以观景游玩为主。林氏却不一样,每遇到庙宇,无论佛寺还是道观,都要拜一拜,烧些香捐些香油,免得开罪了神仙。

二人对梅岑山不甚了解,吕缙则比他们更懂一些,在当地寻了个向导来,让他每日带众人逛

那些有名的寺院道观和岛上胜景。

不过他们都上了些年纪,虽然素日里喜欢到处走,但每日并不会安排得太累。

漪如发觉吕缙在这方面颇是周到。

每日,吕缙都会重点挑一处寺院去逛,然后大方地捐些香油。没有人不喜欢出手阔绰的施主,各家道长主持皆热心招待,留他们用素斋,再不济,也有茶喝。

另外,吕缙还颇是博学。吕氏是经学世家,吕缙虽然喜欢周游四方,但书也是读了不少的,其中,不乏佛经和道经。每每这些道观寺院的人过来攀谈,他旁征博引,论道辨经,无不让人赞叹折服。

这般下来,不仅午膳有了着落,还能得个地方休憩,让众人小睡,下午再接着往别处去逛,待回到宅子里,众人都并不会十分疲惫。

梅岑山之中,最有名的就是普贤寺。

这寺院坐落在半山腰上,占地颇广,从山下望去,庙宇楼阁层层叠叠,在树林中掩映,傍山靠海,果然有名胜之气。

如往常一样,这寺里的住持对吕缙这样的阔绰的施主也颇是乐于招待。但这寺院太有名,不乏香客,并无多余的地方可供歇息。

竟想到介绍,众人移步到山的另一面去。这里也有一座寺院,不过跟普贤寺比起来,小了许多,没什么人。

住持得了香油钱,和颜悦色地招待众人到后堂吃斋,又专门腾出两处院子来,让他们休憩。

这山上这么多寺院道观,可

香客却要渡海而来,甚是艰难。一个侍从望着那寺院,疑惑道,像我们这般有许多闲暇,能住些日子的,自然每处都能看上一看,那些只来一日两日的,必是只奔名寺而去。这些小寺院,却不知要如何活下去?

汪全笑了笑,道:你这便是见识浅薄了,如它们活不下去,这满山的庙观又从何而来?说罢,他神色神秘,你以为寺院要获利,只有香油钱一途么?这梅岑山是传说中的仙山,扬州各地的有钱人家,喜欢将祖宗牌位拿过来让这些寺院每日供奉念经,凭此一项,寺院也能收不少钱。

这位郎君说的甚是,不过么,这些都是明路,还有些暗路。向导在一旁笑道。

哦?汪全道,何谓暗路?

向导张了张口,忽而发现漪如在旁边认真听着,神色讪了讪。

都是些不足为人道之事,他即刻摆摆手,不说也罢,不说也罢!

第一百二十六章 斋院(下)

严楷这两日吹了些海风,早晨起来之后,就得了点风寒,总流鼻涕。

林氏放心不下,午睡时,亲自照顾他漪如则跟着容氏身边的一个仆妇到偏房里去。

那仆妇走得十分疲惫,倒在榻上,沾枕即眠,没多久,打起了呼噜。

漪如本来也想睡一睡,被她吵得辗转反侧,睡也睡不着。

那声音越来越大,漪如强行闭了一会眼睛,终于放弃,坐了起来。

报时的钟声从远处的大殿传来,清脆而洪亮。

漪如觉得口渴,于是走出僧舍,走到方才用茶的经堂去。那经堂就在佛殿的后面,此时没什么人。漪如走进去,倒了一杯茶,。

这处寺院,虽地处偏僻,看着也不是太光鲜,但据漪如观察,香客倒是不少。他们方才用膳的时候,看到不时有人从前方经过,却不到这经堂里闲坐,也不知是来烧香的还是像他们这样的游人。而这经堂上,炭火炉子上一直温着茶水,旁边备着好些杯子,仿佛供人随时取用。

忽然,漪如听到些人说话的声音,伸出头往阑干外瞥了瞥,只见一棵树后面,人影绰绰,一个寺里的僧人正在跟另外两人说话。

施主就顺着这路往前走,出了门,左拐走上五十步便是。这般季节,枫叶正红,意趣上佳,岂不美哉。

那两人似乎颇是高兴,笑着道谢,而后,走了开去。

枫叶正红?漪如听到这话,也动了心思。

她喝了两口茶,

离开经堂,循着那两人离开的方向而去。果然,走没多久,院墙上出现了一道小门,也不知是通向哪里。

漪如走过去,从门口往外张望。

只见前方,是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道,附近载满了枫树。

如那僧人所言,深秋时节,枫叶一片黄一片红,相间相映,阳光下甚是好看。

没想到这个寺院看着虽小,景致倒也不错。

漪如在长安的时候,这般时节,最喜欢去赏红叶。到了南方来,所见树木皆郁郁葱葱,秋色寡淡,到了此处,她才恍然有了时节之感。

兴致被勾起来,漪如既睡不着,又左右无事,便走出门去,打算看看这梅岑山上的红叶。

这一片枫树,果然栽种极多,放眼望去,半片山坡都是,灿若云霞。

不过再想往前看,却迎面又遇到一道院墙。看式样,里面也是寺院。漪如沿着墙往前走,果然,没多久,她就看到了一处庙门,上面写着素心庵三个字。

原来是一处尼姑庵。漪如心里有些诧异,又往四周望了望。只见这庙门前只有那一条鹅卵石小路,从远处延伸而来,周围都是密林。这尼姑庵比方才那处寺院还要偏僻,到这里来,要么是有心寻找,穿过山坡密林;要么是穿过寺院,到这寺后赏枫叶偶遇。

倒是清静之地。漪如心想。

说来,她自重生以来,对尼姑庵一向敬而远之。

这自是因为上辈子,她最后幽禁的地方,就是尼姑庵。那个地方叫宝相庵,身为皇家寺院,一向香火旺盛。

从前的经历太过痛苦,有一回,漪如听到母亲容氏和乳母陈氏聊天,无意中提到宝相庵,她心头一阵,竟是出了一身冷汗。

故而重生之后,漪如不但不曾去过,甚至是过路,也尽量避免。

她自然知道这其实是掩耳盗铃。不管她愿不愿意,宝相庵都会在,上辈子的经历也并不会因为她刻意躲避而忘却。有时候,漪如看着家中仍然健在且和乐一团的父母和弟弟,她会生出些虚幻之感,从而想着到宝相寺里去一趟,让过往的记忆提醒自己警醒起来,不可沉湎于这些美好,更不可随波逐流,以至于重蹈覆辙。

恋耽美

最新小说: 安静的敌人 大疫大医 千金归来 药童 第三种绝色 神农 命中注定 王令的日常生活 官道之色戒 照不见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