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十章了,刚好两位整数。作者菌稍微休息一下,可能得过一段时间才来炖肉了,于是就打算多说一点话,想来想去就聊一下梁山好汉吧。
首先是体型。
书里描述好汉们的体型,用的最多的几个词:虎体,狼腰,猿臂。史进和杨志等人都被用这些词挨个形容过。
狼腰:很好理解,古代说狼腰,我们现在说的是公狗腰,犬科动物嘛,古人和现在的审美很多时候还是大差不差的,宽肩窄腰从古至今都是人们追求的强悍体型。
虎体:可以去搜索老虎的肌肉照片,背肌、手臂肌肉,都在虎体这个描述的范围内。看一眼就知道,再多的语言在绝对的强悍冲击面前也是贫瘠的。
猿臂:形容臂展优秀。臂展在各个运动界里意义非凡,包括射箭。水浒传里多次用猿臂形容会射箭的角色,比如杨志和花荣。又有实力又有优越的臂展条件,怎么可能不是神箭手呢?臂展在现代用于运动,在古代用于战斗,其重要性无需多言。
书里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小插曲:梁山准备伪装混进南国,他们都乔装好了,却因为全都是彪形大汉原文:一个个都是那彪形大汉,于是南国人:“吾观你船上军汉,模样非常……”就怀疑他们不是自己人了。嗯……传下去,施耐庵鼓吹南北差异bushi
吴承恩没有真的取过经,罗贯中没有真的编过草鞋,曹雪芹没有真的含玉出生,但施耐庵是真的杀过人。作为元末混战时期的一名军人幕僚,施耐庵接触的都是货真价实的英雄体型,比如鲁智深的鸬鹚腿。第一次看到这个形容时,我去搜索了鸬鹚的图片,当时觉得细腿配彪形大汉也太违和了吧,直到我看到了篮球运动员奥尼尔的大腿和小腿……施耐庵是真的很会写猛男大汉,他的描述字字精准,绝不是凭空想象的。
然后聊聊尺寸问题,九寸30厘米左右在我眼里是梁山好汉的大众尺寸。百年孤独里的何塞.阿尔卡迪奥——家族长子,死前忘了说取名蕾梅黛丝那位的亲爹,丽贝卡的老公,通体纹身,死后血还会自由泳的那位——就被描述为身高八尺鞭长九寸。而八尺身高和彪形体格,如上所述,在水浒传里不过是梁山的录取基本条件个别人除外。甚至梁山上比这位何塞.阿尔卡迪奥更彪格的猛男大有人在,所以我不觉得把九寸定为他们的尺寸有什么不妥的。我在看百年孤独时便觉得梁山好汉就该是何塞.阿尔卡迪奥这种猛男,或者说反过来,何塞.阿尔卡迪奥这个形象有点像梁山大汉。
综上,如果没有特意单独强调,本文一律默认彪形大汉体格和九寸鞭长。
还有一个小插曲:杨雄是否那方面有问题?
万恶之源就是央视水浒传原创的那句台词:“和你在一起两年不如和师兄两天快活”,后来新水把央水那群地改星和地编星写的这句话也照搬过去,甚至直接找个肾虚面相的演员,让许多人以为杨雄不行,还说病关索这个绰号就是暗示他真有那种病。
水浒传里的病不是生病,是使动用法,使……生病,病关索的意思就是关索看到杨雄也得发愁。同理,孙立那个病尉迟的绰号就是说:尉迟恭看到这个人也得苦恼,此人赛过尉迟恭。根本不是生病的意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②原着里潘巧云之所以偷人,是因为杨雄没空陪她。原文写得很清楚,和尚有空闲,杨雄没空闲,所以让和尚钻了空子,而且这句还是旁白在发话,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和杨雄的性功能没半点关系。原文:惟有和尚家第一闲。
杨雄虽然接纳了石秀,但也忙得没空陪兄弟,石秀要告密去找他时,他的原话是:“我常为管事忙,并不曾和兄弟快活吃三杯”,可见他是真的很忙很忙很忙,不存在更看重兄弟的事,兄弟一样不在他陪同范围内,他不是在针对潘巧云,他只是个007的社畜。
有些营销号说某个好汉名字很雄那活儿却不雄真是白瞎了这个好名字……
杨雄:我真的会谢=-=……
说起病是使动用法,不得不再提一个水浒小知识:
我在写肉的时候可能会直接用“JB”之类的字眼代替好汉们的脏话,为什么呢?
咱们都知道,鲁智深和李逵满嘴脏话,一段话里含鸟量极高。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字就念鸟呢?包括电视剧也总是老老实实地念成鸟不过也能理解,不这么念就过不了审了。
其实这个字还有个读音:?diǎo。对,就是那个屌。“鸟”字为niǎo时,就是鸟类动物,读diǎo时,则用于粗俗的口语表达。水浒传里的脏话“鸟”其实都念作“屌”,大家可别念错咯。
鲁智深骂的撮鸟是什么意思呢?清末时期的一本古文编纂中,解释“撮鸟”时提到了:撮=傻。所以撮鸟=傻屌,入娘=操你妈比如雷横的妈妈就骂过白秀英让别人随便入,就是随便操的意思,入娘撮鸟=略太脏了,大家类推就好,鸟人=屌人。
张顺的哥哥张横曾经骂过:“老爷叫做张艄公,你不要咬我鸟”,其实就是说……算了,不明说了哈哈哈。
武松:“没你娘的鸟兴,倒来扑倒复老爷!”翻译:老爷我没你妈的JB兴,你却来招惹!
武松:“你鸟子声!”翻译:你说个JB!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志:“你这村鸟,理会得甚么!”这句是担生辰纲的时候骂那些军汉的,这些军汉都是正规军,所以“村”字很明显不是乡村村民之类的意思。我个人猜测,大概等于……土JB?联想到后半句,理会得甚么=你懂什么!很可能这个村就是说他土,没见识,不知道,傻JB。
所以可千万别觉得古人都很文雅哦,脏话这方面古今中外都是吻合的,大家都知道fuother的攻击力,只是因为地区和时代的隔阂,需要翻译转化一下罢了。
鲁大师还喜欢骂入娘贼,大家应该能推出是什么意思了吧?
鲁大师和武松可以算全书最能骂人的角色了,相比起来鲁大师更胜一筹,他的“入娘撮鸟”哪怕放到全部108个人的语录里,也是性欲色彩最浓重的那位,没有之一。
鲁智深在大闹寺庙的时候打了门口的金刚雕像。佛教《金刚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金刚无性”,金刚没有七情六欲,也不执着于性别和身体。而鲁智深表达反抗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群金刚打个稀烂。
相比起来,林冲简直是梁山上的文明人战斗机啊有木有?出现的脏话都太中规中矩了。比较隐晦的地方就是他杀王伦的时候,书里只说他拎起王伦骂了一顿,具体骂了什么一个字没写。
我时常会想,此时的林冲究竟会骂什么呢?施耐庵想表达什么?究竟是林冲彻底放弃道德和底线,由官入匪,放飞自我,自暴自弃,所以骂的话脏到必须一笔带过;还是林冲做派如旧,没必要多费笔墨,一笔带过即可呢?我觉得两者都是合理的。
后者是很高明的写法,不必要和没变化的地方就不写。比如书里明确写了武松和鲁智深对诏安的看法,却从没出现过林冲的表现,可见林冲就是坚定的诏安派,此处只需要写反对诏安的角色,没必要写林冲。
前者也有道理,前文便有铺垫,林冲是能忍能让的,堪称谦谦有礼,但风雪山神庙杀了发小后彻底崩溃,开始乱打人,毫不讲道理,抢了别人的酒后还说:“你们都走了,老爷快活吃酒!”前后形象反差之大堪称断崖,但并不突兀,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所以如果他性情大变,骂王伦的语言脏得要死,只能略过,耍个写作技巧,我觉得也很正常。书里也多次提到林冲在阵前高声叫骂,交战双军中就数他骂得最响亮。
梁山好汉们就像一头野兽,或者说人类本身就是兽,但当我们懂得道德和法律,懂得约束自己时,就脱离了低级趣味,有了文明的人性。可即便如此,也永远无法摆脱食和色,顶多只能从毫无克制的食色变为有秩序的食色,可见有些东西刻入了生物的DNA中。一辈子不吃饭,一辈子不接触性与色,这都是违背人性的,要么通向死亡,要么通向崩溃,要么通向畸形。
许多梁山好汉本来在文明圈中生活得好好的比如林冲、卢俊义、杨志,却被屡次背叛,被命运戏弄,以至最后不得不抛弃道德,践踏法律。杨志被牛二多次挑衅,依然坚持说不杀无冤无仇的人,最后不得已动手,好比绷着的弦猛然断裂弹开,所以他杀了牛二后又性发,跑回去把尸体戳了好几刀才觉得舒服。但此时他还是没有放弃自己,比武时梁中书都亲口说了,杀死人也没关系,可是杨志在那一瞬间还是想:“我和他无冤无仇,为何要他性命?”这样三番五次试图坚守和自救的杨志,最后竟然在吃霸王餐时想:等我把这个人杀了,其他人就不敢上来烦我了——断崖的差距之间,藏着多少讯息?林冲和武松都有过这样前后变化剧烈的描写。我每次细品水浒传时,都为他们落泪。
这也是我为什么安排杨志在吃霸王餐的那个时间段强奸,平时的他干不出来。这个时间段里的他是野兽,是已经抛弃道德和底线的浪子,没有任何牵挂和顾虑。一顿猛吃爽了就好,没钱又怎样?我不管,我就有理,不准来烦我!一顿猛操爽了就好,没道德又怎样?我不管,我就这么做了,反正都无所谓了,一切都没有意义,我及时行乐就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以说,水浒传的这群汉子一生都在罪与罚、野性与人性、天性与道德之间挣扎。
我觉得红楼+水浒真的很有意思,从一开始就是综名着的打算,这两本也是唯二把视角落到了个体上的,三国和西游的主题离这两个差太多了,一个宏观叙事,一个宗教修行。三国不可能写刘备以花代人、葬花洒泪,为万千落花/万千青春少女而吟诗兄弟如手足,女人如什么来着?;西游不可能写孙悟空失去一切后杀掉花果山上出卖自己的猴子,在大雪天里孤独地饮酒行走。
水浒与红楼堪称难哥难妹吧,水浒就爱叫哥哥,红楼就爱喊妹妹,门槛是四大名着中最高的两个,人气是四大名着中垫底的两个,哈哈哈。
选择女主角时,我很快敲定了林妹妹。红楼梦原文明确提到,除了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其他角色都是陪同这两位的风流孽鬼,有仙鬼之别,别说九天玄女这种超级大咖的上古战神了,最低等的仙也不可能去拜托鬼怪帮自己做事,更何况本就是为了不让好汉堕落地狱才去拜托,怎么会反过来让孽鬼去引导他们呢?所以绛珠仙子是唯一选择。
其次就是林妹妹的【情情】人设,非她不可。她是女人中的女人,是阴柔的代表,正如文中所写,阴阳合一。
我觉得全世界文艺界最苏褒义的角色就是林黛玉。爱斯梅拉达虽然美丽善良,却少了个性与风骨;索尼娅虽然拥有堪比耶稣的大爱,却难免成为符号化的救赎工具人,没站在叙事者的主位上;诸如纳斯塔西亚、玛丝洛娃、卡门、蕾梅黛丝、绿蒂……她们在林黛玉的面前都显得单薄了。曹雪芹用最诗意化的语言,把最美丽、最聪慧、最哀愁、最浪漫、最温善、最灵巧的女性特点都集中到了林黛玉身上,我纵使穷尽想象力也塑造不出来这样的角色。所以直接定为她即可,原创女主是多此一举。
这还不得把梁山好汉都拿下?曹雪芹,拿来吧你!bushi
我设定成玄女娘娘托付绛珠仙子,让她协助魔王洗去罪孽,否则兽性如此浓郁的他们根本无法重回仙界。
只是诏安为国打仗还不够,还要重拾本我、懂得自我、最终超我。宏观上的功过战绩和落实到个体的德行都不可或缺。
就说到这里。
朋友们是觉得偶尔唠嗑一些水浒比较好呢,还是高冷一些,不要和正文无关的闲话比较好呢?咱们下次更新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对不起大家,最近生活好累好忙,没能挤出更新55555
只好又来聊聊天了。
随便聊一聊黛玉和她的天魔星哥哥吧。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的题头诗:“武松已杀贪淫妇,莫向东风怨彼苍。”化用自欧阳修的《明妃曲》:“莫怨东风当自嗟。”如果梁山上也举办抽花签的活动,那么这句莫向东风怨彼苍就是武松的花签诗。
问题来了,武松的诗放到红楼梦里对应谁呢?答案在红楼梦第63回,原文:
【林黛玉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
红楼梦第十九回:【黛玉听了,睁开眼,起身笑道:“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
天魔星,好熟悉的格式,是不是?梁山好汉分为天罡和地煞,每一个都是魔君,魔王。水浒传第一回:【此是祖老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此……走了魔君,非常利害】。红楼梦提到过贾宝玉被形容为混世魔王,所以黛玉此处调侃他是自己命中的天魔星,既对应了混世魔王,也对应了水浒传的魔王座次格式。
如果贾宝玉上了梁山,那么他的御用名称就是天魔星。
话说,天魔星这个称呼真的很巧妙,一个魔字既能形容贾宝玉,又能包揽36位天罡星整体,还能避免尴尬,不然单独的天某某星就是梁山具体的某个人,不能拿去称呼贾宝玉了,那样的话画风就会变得怪怪的……想象一下:
黛玉:“你真是我命中的天魁星。”宋江:你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黛玉:“你真是我命中的天机星。”吴用:亻尔女子。
黛玉:“你真是我命中的天孤星。”鲁智深:唱Hello~it,sme~
黛玉:“你真是我命中的天雄星。”林冲:哦哈哟学妹。
黛玉:“你真是我命中的天杀星。”李逵:那英惊讶脸啊???
贾宝玉:原来林妹妹喜欢这一款的……思索片刻后我庄严宣誓,从今天开始,蓄起胡子和体毛,以登上梁山为目标。我将不打扮、不游玩;我将不吃胭脂、不迷美色。严格自律,惜时如金,不屈不挠,奋斗拼搏,崇尚一流,力铸辉煌,以练武为乐,百炼成钢,无愧于妹妹!无愧于妹妹!还是踏马的无愧于妹妹!作为一名合格的天魔星,我严肃宣誓,我坚信我是一名优秀的梁山好汉。魔王是我的天职,我潜力无穷不怕吃苦,我能勤奋练武,我是黑暗中的糙汉,糙汉中的糙汉,我自愿将生命奉献于梁山,日日如此,夜夜皆然……
黛玉:这煞笔疯了
这个梗如果融入这篇文里,应该是这样的画风↓
柴进:高价出售“天魔星”星号,附赠一次修改星号的机会,不要98,也不要998,只要1998!库存仅一个,卖完即绝版!哦,那边的老板要1998买一个吗?什么,这位老板要出2998?还有吗还有吗即将以2998出售!ohhhhh有人出价4998!还有吗!还有吗!………………………………当天,北宋首富柴大官人,堂堂诞生了。
讲一个和林妹妹有点渊源的隔壁角色吧:《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虽然他不在讨论水浒的范围内,但我正好想到这里了,毕竟是在水字数——不对——在拖更——不是——在闲聊嘛!发散发散思维。
红楼梦对西游记开篇的借鉴:
《西游记》开篇: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梦》里的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正是化用了第二句。
太虚幻境里的《红楼梦曲》:“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化用自第三句。
《红楼梦》开篇提出正邪两赋,提到了“何我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脂批在旁边提到:受气清浊本无男女之别。
这里曹雪芹和脂砚斋就是在cue西游记开篇的第四句诗,也就是红楼梦的主题之一:清浊之分,正邪之分。不分男女,不看性别,只辨清浊和正邪。如果是男人,那就是比干,他掏心即死;如果是女人,那就是林黛玉,她泪尽则亡。
全书唯一一句直接拿史料上明确的清正忠臣、明确的与政治相关的享有美名的男人来类比女角色的描述,就是林黛玉的:心较比干多一窍。现在很多所谓的红学家执着于性转,而林黛玉一出场就被白纸黑字地归类为比干,或者说被归类为超越比干、比干之上、连比干也要自愧不如的清廉能臣,他们却视而不见,每天考证考得近在眼前的东西都看不到,写的东西越来越偏离原着,真的该配一副新眼镜了。
②同一块石头
1.《西游记》中的石头:“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
《红楼梦》中的石头:“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脂批:合周天之数,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
2.西游记的石头:“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红楼梦的石头:“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
曹雪芹借鉴了《西游记》,或者说就是化用西游记里孵化孙悟空的那块仙石的设定。脂批补充设定合周天之数,也是在盖章相似的设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③贾宝玉和孙悟空同源
贾宝玉亲口说自己和林黛玉是【木石前盟】。【木】是林黛玉,【石】是贾宝玉。【木】是指绛珠仙草,而不是绛珠仙子,一是因为前者才是木,是植物,二是因为绛珠仙子并没有和神瑛侍者有过盟约。原文:【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很明显,木石前盟发生在修成人体之前,也就是仙草阶段。
林妹妹有三大阶段:绛珠仙草【木】→修成→绛珠仙子→投胎成→林黛玉。
由此可推,贾宝玉也有对应三大阶段:顽石【石】→修成→神瑛侍者→投胎成→贾宝玉。
神瑛侍者前身是就是西游记里的石头,就像绛珠仙子前身是仙草一样,他们两个是从木石修成人体的。这就是为什么偌大一个天,神瑛侍者却偏偏流连这株小草,而且还是每天都守着,因为他在【石】的阶段就已经对这株小草留情了,这就是木石前盟。
《西游记》里,孙悟空当过弼马温,《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属相是马。
《红楼梦》第14回:宝玉听说,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
第22回:宝玉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满口批评,这个这一句不好,那一个破的不恰当,如同开了锁的猴子一般。
第24回:宝玉猴上身去涎皮。
贾府就是【花果山】,所以秦可卿才会说贾府是“树倒猢狲散”。第22回,贾母的谜语是:“猴子身轻站树梢”;薛宝钗“只点了一折《西游记》,贾母自是欢喜”。这一回中还说贾兰是“牛心拐孤”,《西游记》里描述孙悟空长着一张孤拐脸。贾兰也是【花果山】里的一只小猢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0回,史湘云出了一个谜语,全场只有贾宝玉猜出是猴子。原文:【湘云……念道:“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众人都不解,想了半日,也有猜是和尚的,也有猜是道士的,也有猜是偶戏人的。宝玉笑了半日,道:“都不是。我猜着了,一定是耍的猴儿。”湘云笑道:“这个正是了。”】这个谜语中的“溪壑分离,红尘游戏”,就是指《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离开溪壑来到红尘人间玩耍游戏。
④谁是真宝玉?
《红楼梦》第32回,花袭人评价贾宝玉:“偏生我们那个牛心左性的小爷,凭着小的大的活计,一概不要家里这些活计上的人作。”牛心左性是红楼梦原创的一个词,化用自《西游记》。
孙悟空是心猿。
《西游记》第14回的名字是: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在这一回里,孙悟空杀了六个毛贼,对应六贼。杀了后从此六根清净,走入正途,对应心猿归正。
第7回,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回目的名字就叫: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61回里,孙悟空去抢芭蕉扇时说:“我们正要与他赌输赢,弄手段,等我施为地煞变。自到西方无对头,牛王本是心猿变。”
牛魔王与孙悟空同源,是心猿所变,是反孙悟空。
孙悟空是甄悟空,牛魔王是贾悟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悟空是齐天大圣,牛魔王是平天大圣。
孙悟空会七十二变,牛魔王也会七十二变。
身为石猴的贾宝玉本该是“猿心右性”,却有“牛心左性”,因为他是假宝玉。那么问题来了,谁是真宝玉?
现在网络上很多人喜欢搞孙悟空和林黛玉的cp,写了很多同人,还说贾宝玉在孙悟空面前不值一提。我真想反驳一句:别这样,牛魔王还是能和美猴王PK一百回合的。
我在本文中设定黛玉很忌惮哪吒————“你又不是三头六臂的哪吒,我没事干扰你作甚”、“有本事你扎两个童男发髻上街去,那我倒是好奇,指不准要干扰你一回”、“若是哪吒来了,我倒真怕几分”————因为在《西游记》中,牛魔王最终是被三头六臂的哪吒所击败。
曹雪芹:我从来没有说过我是黛嬷,芝士有点像,蟹蟹……………………我是黛嬷!我是黛嬷!我是黛嬷!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武松坐在假山顶上,往下看去。杨志那失魂落魄的身影路过,又缓缓飘走了。武松把眼神别过,幸灾乐祸地暗笑:看来是提亲又失败了。
杨志每去一次,就会被林冲拒绝一次,顺带被一顿道德教育:我只有侄女这么一个亲人了,嫁出去后就不是我林家的人了,我又孤独了,兄弟,你忍心吗?然后在杨志的沉默中再次强调:总之,侄女还得在林家捂捂,你先回去,下次再说。就这样,他不厌其烦地上门,又不厌其烦地空手而归。在这一点上,武松对杨志抱有敬畏之心,换作是他,兴致勃勃地上门求亲,却被当面驳回,一定会觉得此生都抬不起头。退一万步,就算林冲不把这件事说出去,也抵不住人言可畏,去的次数越多,在梁山泊上流传的可能性就越高。想象一下吧,整个梁山数十万人,大家都在茶余饭后聊某某头领求亲被拒的事,都会笑着说,天哪,是那个头领吗,没想到战场上万夫不当,武艺超群,一世英名,结果在这种事上如此丢脸呀,谁能想到呀……如果这种事发生在我的身上——武松想——还不如死了算了。杨志真是个十足的怪咖,平时总是丢不下名门后代的架子,浑身官味,脸皮比谁都薄,结果到了亲事这种真正该脸薄的时候,他倒比谁都皮厚了。于是武松得出了一个结论:跟杨志尿不到一个壶里。
这时候,林黛玉的身影也出现在下方,似乎是专门来安慰杨志的。多么荒唐又感人的场景。他像对着太阳似的不敢朝她多望,但也像对着太阳一般,即使不去望她,还是看得见她,还是会被光线和温度所覆盖。一阵突如其来的激情腾然升起,在武松的心中搅起一股畸形的愉悦,严实的衣服下面悄冥冥地长出了一层罪恶的鸡皮疙瘩。如此美丽的绛红色的身影,怎么旁边总要站着个碍眼的倒霉蛋呢?青和红难道不该是不对付的吗?他越想越心烦,恨不得要提刀杀人。
第二天,杨志又来了。他为什么这样着急?武松怀着疑惑,听到了他和林冲的交谈内容:再不答应就错过良机了,总不能让四十岁的男人去娶十五岁的小姑娘吧?
夜晚,武松疯狂灌酒,一口气干了三十几碗,然后把空酒碗当作道具,在桌子上左移右放,来进行简单的计算。政和四年,杨志和鲁智深上二龙山,据这两位头领说,当年林黛玉是十五岁,政和六年,他上了二龙山,那么林黛玉应该是十七岁。当时觉得她像是十五六岁的样子,差不多,到此为止还是正常的,武松一边咕哝着醉话一边想。两年后,宣和元年,三山聚义,她该是十九岁,又一年后,宣和二年,排好座次。排座次时是四月下旬,她的生日是二月,可以肯定是二十岁,现在已经过去有一两年了,保守当二十一岁来看吧。
从十五岁到二十一岁,不至于从少女瞬间变成妇女,但绝不可能毫无变化。为什么她一直是十五岁的样子?好像山上所有人都习惯了,下意识觉得她还是十五六岁,一旦把话题落到她的年龄,十五这个数字总是脱口而出,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以至于很少人发现这其中的异常,仿佛她在岁月中定格了,只有他们这群所谓的臭男人在时间长河中照常流浪。武松呆愣着盯住满桌的空酒碗,感觉醉意醍醐灌顶,从头皮淋到脚心,让他浑身燥热起来,意识也越来越模糊。这太不正常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他慢慢闭上了眼睛。从酒碗表层上漂浮过去的是什么幽灵呀?他没能思考出个所以然。
醒后,他把自己思考的内容告诉了鲁智深,煞有介事地说:“大哥,你不觉得这很诡异吗?”鲁智深大手一挥:“这有什么好诡异的,你就当她是天上掉下来的,不就能解释通了?”原来如此,她是天上掉下来的神仙,所以青春常驻再自然不过。可怜樊瑞,勤勤恳恳地跟在公孙胜后边苦修艰学,潜心多年终于从一届菜鸟学成入门法师,要是让他知道自己多年的学习成果不过是林黛玉与生俱来的本领,不得哭个昏天黑地。这件事可千万不能告诉他。
杨志守把正北旱寨,林冲和林黛玉在正西旱寨,虽然颇有距离,但道路是直通的,杨志骑马半个时辰左右能赶到,所以隔三差五去那头闲玩再正常不过,而武松却远在山前南路,如非必要不会胡乱走动。每当忍到焦躁难挨时,武松都会在内心深处开始双标——平日里对杨志:尿不到一个壶里;这时候对杨志:我们都是从二龙山出来的,为什么要各自分配那么远?然后悄悄地咕哝埋怨:否则我也可以方便去正西旱寨了……
终于,入夏了,他得空一次去了正西旱寨。林黛玉正在梳妆。问了才知道,原来是四头水寨里的荷花开了,满池连莲,今天山寨无事,林冲会接她去水寨里游玩赏花。北边两个水寨太远,和童威童猛兄弟也交情不深,东南水寨那头的阮小二有家室,难得清净下午,不便打扰他们一家,所以下午打算去西南水寨,那里有张横和张顺,都是出了名的为人友好,深得众人情分。林黛玉笑道:“二哥哥也去吗?那得趁早了,否则吃不到热乎的白鲦鱼和板刀面了。”
什么白鲦鱼和板刀面,是他们之间的暗号吗?白鲦鱼挺好理解,是浪里白跳的谐音吧,板刀面是指张横吗?是说张横长得像面?我怎么看不出来?武松一头雾水。林黛玉也很疑惑:“二哥哥,发什么呆呢?”似乎是在笑话他。她这个又爱笑又爱哭的脾气真是改不了啊。